2022年廣東省生態遙感監測應用服務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是按照《2022年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實施方案》和《2022年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方案》的相關要求,開展水、海洋、固廢等遙感監測服務,為海洋生態環境監管、飲用水源地監管、固體廢物監管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撐。本項目包括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棲息地現狀及五年變化遙感監測、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2年生態狀況遙感監測、海岸帶人類開發利用活動遙感監測、農村“萬人千噸”飲用水水源2022年土地利用遙感監測、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疑似違法違規問題遙感監測、湖庫水華暴發風險遙感監測及無人機實時巡查服務、重要水體水源涵養區植被狀況遙感監測、珠三角“無廢試驗區”的工業固廢堆場、建筑垃圾、尾礦庫,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海洋漂浮垃圾等問題點位遙感監測及尾礦庫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情況遙感調查及重要點位無人機實地拍攝核查等專項服務工作。
本項目需滿足以下各項技術要求:
一、 具備廣東省域范圍多源遙感影像獲取渠道;
二、 具備水環境污染物遙感反演技術能力;
三、 具備特定地物遙感影像識別解譯能力;
四、 具備省域范圍的大規模遙感數據處理能力;
五、 具備遙感信息可視化開發能力;
六、 具備智能無人機遠程巡查監控設備與技術能力;
各項服務需要滿足以下相關標準規范要求。主要包括《海洋監測技術規程第7部分:衛星遙感技術方法》(HY/T 147.7-2013)、《海域使用分類》(HY∕T 123-2009)、《濕地分類》(GB/T 24708-2009)、《濱海濕地遙感調查技術規程》、《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規范》(HJ 1156-2021)、《海域衛星遙感動態監測技術規程》(國海管字〔2014〕500號)、《海域使用分類遙感判別指南》(國海管字〔2014〕500 號)、《全國海岸線修測技術規程》(自然資辦函〔2019〕1187 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17)、《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數據技術規定》(GQJC 01-2019)、《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TD/T1055-2019)及《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規范》(HJ 1156-2021)等。
依照我中心《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采購管理辦法(試行)》,為實現采購過程的公開、公正,現針對本項目面向公開市場主體開展需求調查,以便落實和完善本項目的采購需求。調查問卷詳見附件。本調查活動自2022年3月16日起持續3天。各潛在投票單位下載調查問卷后進行填報,可以將紙質文件郵遞到我中心或將電子版文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到我中心。
附件:調查表.docx
聯系人:戚耀之 電子郵件:fhb@www.luxurypropertiespr.com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芳園路8號環境監控中心4樓
電話:020-28368551
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2022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