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部署要求,為全面摸清流域內河涌排污口現狀,實現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的規范化、信息化,東莞市于2017年率先開展了全市所有河涌入河排污口調查工作,涉及河道長度2621.5公里,共計排查出排污口1.7萬個;2018年全面啟動入河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工作;2021年根據《廣東省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落實入河排污口補充摸查行動,對未開展摸排的37個重點水庫、6個濕地等入河排污口進行排查,補齊全市入河排污口的基礎資料和動態臺賬并精準落實“一口一策”整治。目前,全市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已取得較好的成效,污水直排河涌現象顯著減少。
以下為兩個相關案例,一起來看看吧!
松山湖松木山水庫排污口排查案例
松山湖松木山水庫屬于中型水庫,面積廣,水域沿線綠化植被覆蓋率高,增加了水庫排口的遮蔽性。該排污口位于松木山水庫西南角,處于水庫最底角位置,并且水面存在綠色雜草形成的綠化帶,極易忽略。
排查工作初期,排查人員對松木山水庫西南角進行了初步勘測,沿該水庫步行道巡線時,被該排口右側雨水涵口誤導,并未進入道路綠化帶查勘,初步判定該水域由于富營養化而形成漂浮物,產生了誤判,評判該處為水質異常而并非排污影響。
在無人機航拍進場后,對松木山水庫整體沿線航拍及外紅線感應拍攝,抓拍到了該處排污口,如下圖:
在意識到該處排口遺漏以后,現場排查人員進場開展詳細勘察工作,對沿線1km范圍內排口進行復核工作,并對松木山水庫-WS1排污口進行了溯源。工作人員利用隨身攜帶的QV內窺設備,以該處排污口為起點向上進行溯源,沿著排水管網,逐個開井,進行QV拍攝,防止管道中存在暗管接入,一直溯源至上游無水、無管道連接關聯管道,最終調查出該排污口兩處污染源。
厚街鎮橫崗水庫排污口排查案例
厚街鎮橫崗水庫屬于中型水庫,該水庫水域沿線周邊建有各式小區住宅、農莊等建筑,部分水域陸地邊緣處于私人范圍,現場排查困難重重。
鑒于部分水域范圍工作人員無法進入,排查人員優先考慮使用無人機航拍及紅外線感應進行初步排查。在排查過程中,無人機沿線航飛,經勘測,并未在各類建筑后院發現明顯排污口。
因考慮部分水域周邊可能存在樹木遮蔽的情況,與鎮街相關部門商議后,派遣水上汽艇于水庫沿線周邊進行排查,發現河汊及排污口,隨后排查工作人員對排污口進行了信息采集工作,并沿河汊繼續向上排查,最終在穿河橋面下發現橫崗水庫-WS3排污口,如下圖:
該排污口位于水庫河汊過路涵洞中,位置較為隱蔽,后由現場沿線排查人員發現該排污口,并對該排污口進行了信息采集工作,而后進行排污口溯源,現場工作人員逐井驗核,并利用QV內窺設備確保無污染源遺漏,最終經過管網排查,在450米處排查出一個污染源,在900處排查出一個污染源。